实体书店为什么接二连三遭遇危机?生存之道在哪

  推动价钱立法 走特定图书蹊径 突出公共服务属性
  “拯救”危急中的实体书店

  2021年最后一天,是北京参差书店租约到期的日子。12月27日,书店正式闭店的第二天,雇主胡洁着手将店内最后的3000余册书打包装箱,寄回了家。“有偕行想协助吸收库存,我给出了一些有副本的,剩下的都留下来,装了80多箱,就当是私藏吧。”胡洁说。

  参差书店闭店,也是实体书店行业逆境的一个缩影。武汉百草园书店、北京盛世情书店、上海复旦旧书店等颇具着名度的实体书店,都在2021年竣事营业。连锁书店“言几又”被曝泛起闭店、欠薪、成为被执行人等一系列问题,让实体书店危急进一步为人所知。

  “2019年年底我们做过一本《2020书店日历》。今年翻一翻,昔时选出的366家信店,差不多有三分之一都不在了。”书店行业咨询服务机构“书萌”首创人孙谦说。

  实体书店为什么连续不断遭遇危急?在书籍获取渠道日益厚实的当下,实体书店另有哪些时机?市场淘洗下,实体书店的创业者,正在探索着新的生计之道。

  “批零倒挂”:没有胜算的“价钱战”

  图书销售是实体书店的主业。

  凭证第十八次天下国民阅读观察效果,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本,11.6%成年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

  90后女生杨月便属于这11.6%之中的一员,“一年读完十几本书不是问题,我是只认纸质书的,手感好,读起来也更有陶醉的气氛”。出于价钱因素,杨月近几年新添的所有纸质书籍,都购自电商平台。

  《2021年图书零售市场讲述》显示,在线上线下1.8万余家信店的采样局限内,2021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986.8亿元,其中平台网店、短视频平台、大型自营网店等线上渠道码洋规模占比靠近80%。

  图书折扣大,是线上渠道的主要优势。讲述数据显示,2021年网店渠道折扣力度进一步加大,线上线下折扣差对照显著,相差31个百分点。

  线上线下的书价差异,让实体书店从业者感应“压力山大”。

  人文考古书店店长洪霞对此颇有感想,“实体书店事实是小本生意,要付房租、雇人工,着实没法和线上拼价钱。而且连有的出书社也开设自营网店举行直销,图书折后价比我们进书的价钱还低,书店确实受到了袭击。”

  胡洁更为直观地作了对照,“实体书店用五六折甚至是七折的价钱进书,再以八九折卖出,其他渠道统一本书可以是四五折,读者凭什么花更多的钱从实体书店买呢?”

  实体书店进书批发价钱高于读者线上单本购置零售价的征象,在出书业被称为“批零倒挂”。面临价钱差异,直接从线上渠道进书,成为一些实体书店从业者无奈之下的务实选择。“由于进书量小,和出书社、出书公司的刊行职员确立联系后,他们也建议我不如直接去网店进书。”胡洁说。

  不外,即便从线上渠道进书,实体书店也只是相对削减损失,依然无法给出更具竞争力的零售价钱,另有可能面临压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图书在差异渠道的价钱差异,已然引起政府机构关注。国家新闻出书署克日印发的《出书业“十四五”时期生长设计》,明确提出“增强出书物价钱监视治理,推动图书价钱立法,有用阻止网上网下出书物销售恶性‘价钱战’,营造康健有序的市场环境”。

  推动图书价钱立法能否“拯救”危急中的实体书店?

  实体店的“自救”:回到书籍身

  面临线上渠道“压倒性”的价钱优势,实体书店也在“自救”。

  开业10年、单凭卖书便实现盈利的人文考古书店,在深耕专业图书的偏向上探索出了一条路。

  走进位于北京海淀区三虎桥南路的人文考古书店,高到天花板的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排满考古、文博类专业书籍,不乏《中国考古学百年史》等“大部头”。书店地板上还堆叠着不少纸箱,既有从各家出书社购来、还未上架的新书,也有即将寄往海内外大学考古院系、博物馆、研究机构的订书。

  “书店刚开业那段时间,为了吸引读者,我们想了一个‘笨招儿’:看到发票仰面是某家考古单元时,就在纸箱里放进一本书店自己编写的书单,有些单元收到书单后,会直接在上面勾出想买的书,再摄影发给我们,就这样逐步积累下不少老主顾,书店现在每年营收近500万元,各种考古机构订书就占了约莫300万元。”洪霞说。

  据洪霞先容,除了机构订书费,书店另有近200万元的收入来自网店和实体店零售。扣除进书成本和房租、人力支出,书店一年可以盈利20万元,大部门利润又会用来添置书籍。

  考古、文博类图书受众相对牢靠,在图书价钱不具备优势的情形下,为了留住主顾,洪霞和同事还想出了两个应对线上渠道袭击的战略。

  “一是‘抢新’,业内一出新书,我们知道后会争取在第一时间拿到新书、抢在网店之前发售;二是‘好书赶早买’,专业书籍刊行量小、再版少,许多书过几年就绝版了,网上很难买到,因此,遇到销量、口碑好的书,书店都要多存一些,书价也不会太太过,在原价基础上增添一些库存用度就可以了。”洪霞说。

郭相颖:守了大足石刻50年

郭相颖:石窟艺术本来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的,而石窟在中国之多,现在的数量说不定比印度还要多。郭相颖:单霁翔同志本身很专业,用他的精力和智慧,把世界遗产级的文物单位带动起来。

  像人文考古书店这样专注某一领域的实体书店,往往能够依附完好、精湛的图书贮备,吸引该领域读者耐久关注和连续购置。

  回到书籍身,销售线上渠道难以竞价的特定图书,也是不少实体书店“自救”的一种战略。最近如雍和书庭、码字人书店推出作家署名本,平民古书局聚焦古籍,都取得了一定的希望。

  不外,选择这条路径的书店,也要做好耐劳的准备。

  胡洁曾实验售卖旧书,但“实践起来没有预想顺遂”,“寻找有价值的旧书,是件异常花费精神的事情,到出书社和中盘供应商库房去,翻过几千本书才气找到几本有价值的书。从读者手里接纳二手书也很不稳固,书沉、接纳运费贵,无论我付照样读者付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甚至占到利润的一半”。

  “走特定图书蹊径,异常磨练书雇主理人的选品眼光和资源整合能力,图书泉源也不够稳固,照样需要郑重谋划。”孙谦说。

  留客“内功”:确立情绪联系

  逛多了“网红书店”,杨月已经习惯“拍了照就走”,“除了摄影打卡,真不知道还可以在实体书店干什么,书都是原价‘大路货’,文创也不是原创的,想花钱都不知道能买点什么,若是只为喝杯咖啡,那可选择的地方就太多了”。

  融合文创、餐饮等多种消费业态,强调设计感和空间体验性,本是实体书店行业在第三极书局、风入松书店、光互助用书房等传统书店相继闭店靠山下,为引流而试探出的转型升级路径,但上升的关注度、客流量能否留住主顾,就要看各家信店“内功”若何了。

  在孙谦看来,“网红书店”已到了一个转折期,“‘水下书店’这样轻设计、贴近自然的新形态最先泛起,说明‘网红风’也在不停转变,实体书店即便在装潢设计上投入较多,也未必能收获恒久的关注。开书店照样要去确立与消费者的情绪联系,才气走得稳”。

  2020年在北京回龙观确立MPK黑胶书店时,主理人金向红设计打造一座“家门口的音乐书房”,“我在‘回天’区域住了十几年,也想为社区做点事,让街坊们有个自在看书、自习、听音乐的地方”。

  明确了书店定位,在装修和空间部署上,金向红便选择了精练蹊径。

  “大部门资金都用在图书、书架、桌椅这些必须品上了,自习室、唱片区、咖啡吧的设计装修也是适用为上,像唱片区的所有唱片所有都可以在黑胶唱片机上试听,阅读区也购置了儿童座椅,我是希望人人能真正享受这个空间,而不是只当它是片景物,看看就已往了。”金向红说。

  MPK黑胶书店接纳会员制,会员可以借阅图书、唱片,免费使用自习室,加入书店举行的念书、音乐流动,在咖啡吧消费也会有优惠。每个月金向红都市在会员群里统计人人想读的书,定期添置。

  “会员基本都住在周围,有空就会来书店坐坐,走时带走一两本书,或是几张唱片,我们也不奢望书店能笼罩到若干人群,只要能服务好周边这些社区住民,也就可以了,虽然现在书店还没盈利,但我信托这个模式能够连续下去。”金向红说。

  馆店团结:突出公共服务属性

  北京市新闻出书局克日宣布了2021年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项目入选名单,共有272家实体书店获得项目资金扶持。人文考古书店、MPK黑胶书店都入选了。

  “有了这么一笔钱,心里稀奇扎实,我就有底气和出书社说,卖得很好的那套书我再要30套,哪怕这个书订价一两千甚至是上万元,我心里也有底。”洪霞说。

  有了“底气”,洪霞设计着拓展书店,增添图书阅览空间,“图书只有不停被人翻阅才气体现出价值,我们‘藏’在库房里的好书,也应该被人瞥见。”

  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考古书店也履历了一场“被人瞥见”的历程。2021年12月初,一篇名为《10年了,这家“冷门”考古书店为什么能活下来》的文章,让书店所在的小巷都随着热闹起来,书店也将营业时间由每周6天改为全周。

  数据上的转变更为直观。据洪霞先容,去年12月实体店营业额到达了近9万元,“抵得上平时实体店泰半年的收入,连民众号关注量也增添了近万人”。

  在图书销售日益线上化的时代,实体书店为什么还能牵动民众的心?

  公共性是一个主要缘故原由。与其他商业形态相比,实体书店能够引领阅读、流传文化,具备较强的公共文化服务属性。

  早在2016年,11部门团结印发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生长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激励实体书店起劲介入公共文化服务”“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生长设计”“在城镇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中,为实体书店预留谋划场所”。

  往后各地陆续出台的扶持政策,又为实体书店施展公共服务属性作出了细化划定。

  政策扶持下,借助社会服务功效求新求变,成为不少实体书店的转型之道。例如,上海大隐书局肩负了上海6家图书馆的运营事情,并在傅雷图书馆一层设立深夜书房,青苑书店、更念书社等实体书店,也在探索与图书馆“馆店团结”的模式。

  实体书店的故事,还在继续。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璇 泉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叶攀】

原创文章,作者:mhu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hu8.com/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