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近千年,今人缘何将他引为“异代知己”

  记者 王彦

  继李白携他的“同伙圈”在大银幕上下激荡起诗忆盛唐的热潮,苏东坡接棒成为今年炎天占有注重力C位的千古名家。

  昨晚,五集纪录片《定风浪》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央视频等上线。在此之前,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上海首演,回响强烈。从舞台到荧屏到新媒体端,苏东坡的名字缘何一泛起就能引发关注?相隔近千年,今天的人们缘何都爱苏东坡,将他引为“异代知己”?这部最新纪录片即以他的人生履历为主线,带观众解读真实的苏东坡。

  一生流离失所却旷达自若的超级乐天派

  有两句话在网上撒播已久,“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人生如逆旅,还好有东坡”;在央视《经典咏撒播》的舞台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也曾说:“感应沮丧时,就背一背苏东坡的《定风浪》吧。”网友的顺口溜和学者看法着实殊途同归:写下“一蓑烟雨任生平”的他能与今天的人们通其心、合其体,为今天的通俗人“代言”。

  纪录片的先导片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这样推介苏东坡——现代人爱苏东坡,由于他写名扬天下的诗篇,做撒播千古的美食,行过壮美秀丽的山河,更因“他立体而深刻、真实而亲近,险些每一其中国人,总会在差其余境遇里与他相遇”。在学者看来,撒播千古的名诗佳词的闪灼光泽下,真实的苏东坡登上过人生巅峰、也履历过至暗时刻,他豁达善良,怀抱理想主义,他也曾渺茫、有时会伤春悲秋,但终究信托明天会更好。因而,那些关乎生命体验的事,虽隔千年,人们都能从苏轼诗词里找到寄托。抒少年激情,他年数轻轻写下千古名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悼发妻,他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悲恸有情郎感人至深;感怀前途,名诗句“人生四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有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器械”被后人浓缩成雪泥鸿爪,慰藉着一切羁旅行役之人。

【文化评析】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可以双向赋能

近期,大小屏幕上都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电影《长安三万里》用精美动画呈现唐代诗人立体丰满的形象和唐诗作品丰盈悠远的意境,将电影院打造成了诗词文化课堂。

  苏东坡不仅用诗词写尽人生事,他的从政业绩也为后世称道。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解读:“苏东坡是儒家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不仅定自己的风浪,还定天下风浪。作为典型的平民阶级的知识分子,他始终心怀民生。”乐山师范学院教授杨胜宽亦用“一生眼睛向下看”来形容苏东坡。纪录片中就提到一段往事:杭州靠海,饱受潮水倒灌之苦,为官一任的苏东坡见国民吃不到甜水,亲力亲为重修杭州六井、治理西湖,年过半百仍躬身入局,率领国民抗击洪灾、蝗灾、饥荒和瘟疫。学者称他为“中国古代士医生精神演变中一位丰碑式的人物”。

  《定风浪》不仅回首苏东坡的人生主要履历,与观众一同品其诗与远方、抒其天下之志,感悟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者情怀,还将他的品质养成细说重新,把“三苏”文章传千古、家风润神州的传承娓娓道来。昨晚播出的《定风浪》第一集《出川记》,纪录片连系山水实拍、资料拍摄、情景演绎等手法,将宋史《苏轼传》里提到的程夫人育子一幕还原成影像。古籍里的寥寥几笔,在意象厚实、充满中式美学的模拟场景中生动睁开,人们便也能融会,谁人一生流离失所却又从来宠辱不惊、旷达自若的超级乐天派何以成人,谁人炮制了撒播千年美食的“吃货”文豪若何写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在国际文化场域里,他亦是“千年英雄”

  苏东坡不只单是中国文化的丰碑符号,他还颇具国际影响力。纪录片《定风浪》从一开篇就引入全球视角,彰显出这位代表中国进入国际文化场域的“千年英雄”。

  《定风浪》第一集便把观众眼光从苏东坡家乡四川眉山引向法国巴黎。在巴黎赛努奇博物馆举行的中国绘画史追溯展上,张大千作品《赤壁图》吸引了众多游客关注。画家以细笔山水勾勒的画作,快要千年前苏轼携友人月下游赤壁的故事还原纸上。馆长易凯、这位研究中国文化超20年的法国人说:“任何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但不是专家的人,一定会受到苏东坡的影响。他的诗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吸引着全天下读者。可以说直到今天,苏东坡仍然是一个时代的灵感。”同样是在巴黎,世纪之交时,法国的《天下报》组织过一次评选,选出上一个千年影响天下的英雄人物。12位“千年英雄”里,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而在大阪大学教授浅见洋二眼中,苏东坡“把景物比作同伙,在山水间来往穿行犹如拜探友人”,这位日本学者很是推许这样的山水观。

  毫无疑问,无论是中国人品读苏东坡,抑或国际文化场域里的他,这位千昔人人有着多元的解读维度。正因此,纪录片《定风浪》约请海内外的学者、作家、书局编审、烹饪大师等领会、喜欢、信服苏东坡的嘉宾介入解读和分享,以期提供多元化的视角解读、多维度的情绪探析、多样式的视觉出现,让纪录片尽可能地展现出一个完整而充实的苏轼形象,并在国际化视角中充实影像的内容条理。从幼年出川的任重而道远,到外放杭州的文心剑胆,再到被贬黄州的旷达升华,二次到杭的仁心施政,最后在被贬惠州和儋州后坦然释怀——以史鉴今,《定风浪》正在试图完成一场穿越千年的古今对话录。

[
责编:张晓荣
]

原创文章,作者:mhu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hu8.com/5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