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找到辨识快速射电重复暴的“身份证”

芯片上的突破 清华制成世界上栅极长度最小晶体管

为进一步突破1纳米以下栅长晶体管的瓶颈,任天令团队巧妙利用石墨烯薄膜超薄的单原子层厚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将其作为栅极,通过石墨烯侧向电场来控制垂直的二硫化钼(MoS2)沟道的开关,从而实现等效的物理栅长为0.34纳米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3月21日消息,记者从中科院官网了解到,中国科研团队首次提出了能够统一解释重复快速射电暴偏振频率演化的机制,并基于此导出了能够描述快速射电暴周边环境单一参数即“RM弥散”, 有潜力成为辨识重复暴的“身份证”。

科学家找到辨识快速射电重复暴的“身份证”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资料显示,快速射电暴(FRB)是在无线电波段最为剧烈的爆发现象,其起源未知,也是当今天文学领域热点前沿之一。

推动科技向善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科技伦理体系

《意见》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科技伦理体系,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机制,坚持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相结合,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伦理制度,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机制,努力实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为增进人类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现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团队系统分析了来自包括“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美国绿岸望远镜(GBT)在内的多项数据,首次提出了能够统一解释重复快速射电暴偏振频率演化的机制,并基于此导出了能够描述快速射电暴周边环境单一参数即“RM弥散”。这一机制支持重复快速射电暴处在类似超新星遗迹的复杂电离环境中,并可以通过偏振观测确定其可能的演化阶段,为最终确定FRB起源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快速射电暴的“RM弥散”越大对应其周边环境变化越剧烈,因此也很可能越年轻,这有潜力成为辨识重复暴的“身份证”。

据介绍,快速射电暴的偏振性质包含快速射电暴本征特性与形成环境的丰富信息,对快速射电暴偏振性质的精确测量将继续推进对快速射电暴环境及其起源的理解进程。该工作充分结合了FAST的灵敏度高优势和这一国际热点前沿的丰富观测资源,包括美国Greenbank望远镜、加拿大CHIME望远镜、澳大利亚平方公里阵列先导阵(ASKAP)等,为构建完整的FRB起源模型奠定了重要的观测基础。

科研人员发现了重复暴的线偏振度存在随频率降低而降低的统一趋势,并可以通过单一参数“RM弥散(σRM)”量化描述,这排除了基于辐射区磁层高度变化的脉冲星偏振内禀频率演化(intrinsic frequency evolution)等其他模型。

另外,研究人员已构建了基于多路径传播的磁化散射屏模型(Yang et al.2022已接收发表),可以进一步限制FRB源周围的复杂环境,包括湍流尺度、密度涨落、磁场构型等重要物理性质。FAST的持续深度监测结合其他先进设备,有望在未来2~3年回答关于FRB起源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如重复暴与非重复暴是否有统一起源等问题。

新能源汽车涨价为哪般

今年1月,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已对旗下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过一轮涨价,上调幅度从1000元至7000元不等

原创文章,作者:mhu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hu8.com/11372.html